踏入2025年,香港經濟陰霾未散,財政預算赤字逾千億,公務員減薪傳聞甚囂塵上,企業結業潮持續,市民消費信心低迷。國際局勢亦未見明朗,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拾關稅大棒,貿易戰恐再度升溫,令全球企業經營環境更趨嚴峻。在這種不確定性下,香港打工仔該如何理財,既保障自身又可保持資產增長,安全度過2025的經濟寒冬?
理財與投資注意事項
1. 避免購買奢侈品與非必要消費
在經濟前景不明朗時,打工仔首先應減少非必要消費,量力而行,避免過於追求如名牌手袋、豪車、參加豪華旅遊等奢侈事項,這些行為容易影響長遠的財務穩定。只因在隨時失業的情況下,增加儲蓄儲與被動收入,才是明智的撰擇。
香港打工仔可參考今年歐美興起的 「No Buy 2025」(不消費2025),該趨勢由社交媒體發酵興起,鼓勵人們拒絕購買非必要物品,以應對通脹與經濟不穩。
2. 避免高息債務,減少財務壓力
面對利率居高不下,減息步伐放緩的情況,避免債務累積可使你更輕鬆捱過經濟寒冬,尤其應盡量減少過度消費,從而導致卡數債務問題,信用卡欠款實際年利率(APR)高達30%至40%,孭住多筆卡數將蠶食大部分收入,同時形成債務危機。
如已擁有多筆債務,應優先把信用卡欠款解決,避免較高利息的卡數愈滾愈大,假如這時不幸失業,更是連生活質素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有能力時,應盡快集中處理債務,同時改善消費習慣,學習理財技巧,從根本上解決卡數問題。
3. 遠離投機性投資,堅持穩健理財策略
金融市場波動劇烈,特別是近期香港樓市下行、全球股市受地緣衝突及美國的關稅戰影響,投資環境充滿變數。雖然投機性投資可能帶來高回報,但風險極大,如果過多參考投機性投資,可能使你的資產出現大幅虧損。
港人投資者可嘗試採用 「60/40投資策略」,即 60%投資於股票市場,40%配置於債券或穩定資產,以分散風險。此外,善用ETF(指數基金)或REITs(房地產信託基金)等投資工具,減少交易成本,同時分散投資風險,從而提高回報。
4. 投資於增值技能,工餘努力學習
隨着經濟環境不斷變化,職場競爭日趨激烈,單靠現有技能未必足夠應對未來挑戰。與其安於現狀,不如積極投資於實用技能,例如編程、金融分析、數據科學、人工智能(AI)等,這些領域目前正需要大量人才,不但有穩定發展,亦能為職業生涯帶來更多選擇。
對於香港打工仔而言,善用工餘時間學習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可考慮參與 Udemy、Coursera、Google Certificates 等線上課程,逐步累積專業知識,提升職場價值,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5. 積累應急錢,建立財務安全網
遇上經濟下行,公司裁員、通脹上升等問題都會讓許多人感受到財務壓力,而擁有一筆專門用來應對突發情況的「應急錢」,能有效減少財務風險。
專家普遍建議,應急資金應足以支付3至6個月的基本生活開支,包括租金、按揭、食品、交通費和水電煤等。而想建立應急基金,可以循序漸進,首先是計算所需的應急資金,並制定逐步儲蓄計劃,例如削減不必要開支,將節省下來的錢存入應急基金等。在對抗不確定的環境時,確保資金穩定且具流動性,這樣未來可有更多選擇和保障。
💡一站式理財App 管理儲蓄與投資
Planto是由香港團隊研發的個人理財App,可連結銀行與理財戶口,幫你管理每月收支、訂立儲蓄目標,所有電子錢包、投資戶口、強積金、物業等資產狀況一目了然,仲識自動提你準時找信用卡卡數,避免罰款。
Planto用戶除了可享極簡理財之便利外,更可接收獨家理財產品優惠通知、財教學內容。立即下載Planto,體驗智能理財!
![Image](https://d3pwh2ime6p0el.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4/06/Planto-App-1024x402.jpg.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