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供應緊張,基層輪候公屋動軏4、5年,在一屋難求的情況下,卻有不少公屋住戶頻繁被爆出名下擁有名車甚至私人物業。香港房屋委員會為優化公共房屋資源分配、打擊濫用公屋行為,決定收緊現時的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即俗稱「富戶政策」,加強資產抽查力度,確保資源可惠及真正有需要的家庭。
公屋住戶資產申報程序
過往房委會要求公屋住戶在入住10年後才須進行首次資產申報,而在2023年10月開始房委會收緊「富戶政策」,日後公屋住戶入住2年後,房委會便主動向住戶發出申報表,詢問住戶是否於香港擁有私人住宅物,如表示沒擁有私人住宅物業,需填寫「公屋住戶入息及資產申報表」,申報收入及資產情況。
除了被動收到申報表,公屋屋主或任何家庭成員在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後,在簽訂任何協議一個月內,戶主及所有成員亦必須主動向房委會申報。若公屋住戶拒絕申報,或被舉報並證實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須遷離居住的公屋單位。
甚麼資產需要申報?
住戶除了要申報每位成員的每月入息外,需申報的資產包括存款、現金及借出的貸款、投資、生意業務、境外資產、車輛價值、的士/公共小型巴士牌照、物業、土地等。
車輛價值及境外資產一直也是需申報的範圍,只是過往讓住戶自己申報,現時房委會則會加大力度主動抽查,房屋邨同事會留意住戶的車輛情況,並會根據車牌向運輸署了解相關車輛的資料,查核車輛價值。另外,房委會加強對境外物業的抽查力度,表示會與相關單位進行查核工作,如廣東省國土資源部。
可於計算資產總值時獲扣除的項目
- 因工作、交通及其他意外受傷,引致喪失工作能力而獲取的一筆過賠償金;
- 於強積金計劃、職業退休保障計劃、公務員長俸下收取的一筆過退休金;
- 因戶籍內的家庭成員離世而收取的一筆過保險賠償金、法定/非法定賠償金及其他特別的財政援助,以及戶籍內的家庭成員所收取的危疾保險賠償金。
入息超出限額怎麼辦?
以下公屋富戶可用繳付額外費用,換取居住在原有單位:
- 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但不超逾2倍,需繳交公屋單位的原有租金/暫准證費。
- 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2倍,但不高於3倍,需繳交1.5倍淨租金/暫准證費,另加差餉。
- 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3倍,但不高於5倍,需繳交2倍淨租金 /暫准證費,另加差餉。
公屋富戶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2023年10月1日起生效)
家庭人數 | 每月入息範圍 (公屋入息限額2倍但不高於3倍) | 每月入息範圍 (公屋入息限額3倍但不高於5倍) |
1人 | 25,881至38,820 | 38,821至64,700 |
2人 | 39,101至58,650 | 58,651至97,750 |
3人 | 48,821至73,230 | 73,231至122,050 |
4人 | 61,901至92,850 | 92,851至154,750 |
5人 | 74,361至111,540 | 111,541至185,900 |
6人 | 85,461至128,190 | 128,191至213,650 |
7人 | 95,001至142,501 | 142,501至237,500 |
8人 | 106,260至159,390 | 159,391至265,650 |
9人 | 117,261至175,890 | 175,891至293,150 |
10人或以上 | 127,981至191,970 | 191,971至319,950 |
以下公居富戶需要交還單位
以下公屋富戶若公屋住戶的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5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便須交還單位,其間可酌情申請最長 4 個月的「定期暫准居住證」,然後便需遷離其公屋單位。
家庭人數 | 富戶家庭每月入息限額 (公屋入息限額5倍) | 富戶家庭總資產淨值限額 (公屋入息限額100倍) |
1人 | 64,700 | 1,300,000 |
2人 | 97,750 | 1,960,000 |
3人 | 122,050 | 2,450,000 |
4人 | 154,750 | 2,100,000 |
5人 | 185,900 | 3,720,000 |
6人 | 213,650 | 4,280,000 |
7人 | 237,500 | 4,750,000 |
8人 | 265,650 | 5,320,000 |
9人 | 293,150 | 5,870,000 |
10人或以上 | 319,950 | 6,400,000 |
豁免入息及資產申報的住戶
- 所有成員均年滿60歲或以上
- 所有成員均領取綜援
- 合資格申領/正在領取社會福利署發放的傷殘津貼
- 持合租租約共住一單位
- 所有成員是由上述1、2 及/或3類組成
不同意結果可上訴
若住戶因入息或資產限額超出上限,而收到房屋署遷出通知書,住戶不同意有關結果或存有疑問,可到屋邨辦事處作出澄清或要求重新評估。與此同時,住戶可於遷出通知書發出日期後起計15天內向由行政長官委任的上訴委員會(房屋)提出上訴。上訴審裁小組可確認、修訂、終止或取消遷出通知書。
虛報資料有何後果
根據《房屋條例》,任何人士若明知而向房委會作出虛假陳述,即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罰款HK$50,000及監禁1年,房委會亦會終止其租約,收回其公屋單位,有關住戶將不能在5年內再申請公屋,此外更有機會負上刑責。
🎁2025年1月數字銀行(虛擬銀行)開戶迎新獎賞
銀行 | 領取獎賞條件 | 截止 |
Mox Bank ➡️睇評測 | 1月31日或之前使用專屬優惠碼「4100PLT」成功開立戶口及成功申請Mox 信用卡: 🎁 任何消費不限類別,一律低至 HKD4= 1「亞洲萬里通」里數 🎁0上限、0%外幣交易手續費 🎁 迎新最高送25,000「亞洲萬里通」里數,相等於送你一轉日本來回機票! 👉即刻開戶+拎獎賞 | 31/1 |
認識香港虛擬銀行 / 數字銀行
香港金管局在2019年發出8個虛擬銀行(virtual bank)牌照,香港「新型銀行」(neo bank)時代掀序幕。虛擬銀行顧名思義是沒有實體,主要透過包括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在內電子平台,提供存款、借貸、申請信用卡或扣賬卡等零售銀行服務,全程毋須經真人客服處理。
金管局在2024年將「虛擬銀行」改名為「持牌數字銀行」(Licensed Digital Bank)。業界認為「虛擬」二字予人負面、缺乏真實感的印象,甚至與虛擬資產或非法行為扯上關係。改稱「持牌數字銀行」,可釋除公眾不必要的疑慮,亦與海外同類銀行常用稱呼「Digital Bank」(數碼銀行)更加接近。ZA Bank、Mox、WeLab Bank均對改名建議表示歡迎。
8間「持牌數字銀行」分別為livi bank、眾安銀行(ZA Bank)、天星銀行(Airstar Bank)、匯立銀行(Weab Bank)、富融銀行(Fusion Bank)、MOX Bank、螞蟻銀行(Ant Bank)及平安壹賬通銀行(PAO Bank)。市場競爭激烈,各間數字銀行不斷推出豐富開戶迎新獎賞、高息定期及活期存款優惠、消費回贈及低息貸款,為香港市民帶來極具吸引力的數碼銀行服務。
根據Visa於2021年10月公佈的研究,香港近一半消費者已開立數字銀行戶口(當時仍稱「虛擬銀行」)。;一由銀行公會於2023年做的調查指出,70%受訪者認為虛擬銀行創新及便捷,75%人清楚知道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一樣受到金管局監管的持牌銀行,反映數字銀行已從成為深入民心的理財工具。
8間虛擬銀行 / 持牌數字銀行服務比較
數字銀行的產品比傳統銀行少,目前只集中在幾項主要服務,亦各有賣點:
虛擬銀行 / 數字銀行點揀好?
想享用全面銀行功能
香港最早開業的數字銀行ZA Bank提供高息存款、扣賬卡、私人貸款、投資服務、信用卡還款等,並以ZA Insure品牌推出的虛擬保險,產品種類比其他數字銀行更完整,迄今為止是全香港發展最成熟、用戶人數最多的數字銀行。
想消費時享受高額現金回贈
消費回贈曾是數字銀行鬥到難分難解的市場,不過各大數字銀行近年已經過了「燒錢」式派發回贈的階段。消費者想享盡着數,要花心機多留意不同優惠,其中以ZA Card及Mox Credit在消費回贈方面較為進取。
值得一提的是,ZA Card的回贈是以ZA Coins即時發放,在手機App撳兩下即可兌成現金;而Mox Bank的現金回贈是每日入數,毋須等到月尾。
想以信用額消費
數字銀行開業之初多數只推出扣賬卡,其後有兩間數字銀行推出信用額消費服務,其中livi bank的livi PayLater引入近年流行的「先買後付」消費模式,購物後可即時進行分期付款,毋須像信用卡分期般逐次申請,但後來該行已取消了livi PayLater服務。
Mox Bank則在原有扣賬卡基礎上,推出Mox Credit信用額消費服務,簡單而言是一張卡兼具信用卡與扣賬卡功能;ZA Bank亦用類似的模式推出ZA Credit Visa卡。
想申請貸款
貸款產品方面,天星銀行airstar是最進取的數字銀行之一,先後推出年息極低的私人貸款,以及命名為「貸款一筆清」的結餘轉戶貸款;WeLab Bank母公司是著名貸款平台,其後亦加入貸款戰團,首創提供額外存款利息的私人分期貸款;Mox Bank則為原本以消費為主要功能的Mox Credit增設套現服務,使產品型同一張可低收費套現的信用卡。
此外,針對很多借款人抱怨得不到廣告上的「最低年利率」,ZA Bank過去曾別出心裁地推出設保證年利率的貸款計劃,屬市場罕見,又曾以為客戶預支薪金名義推出「出糧Fast Pass」貸款。
想投資
多間數字銀行都有設有比傳統銀行利息高的存款戶口,但較少真正提出投資服務。ZA Bank設有美股及基金交易服務,以及「ZA One」新股易及基金投資功能,特色是可全權委託專家揀選、認購及買賣新股;WeLab Bank則推出智能理財顧問服務「GoWealth」,以低收費幫用戶自動投資股票及債券基金;livi bank夥同中銀行人壽推出儲蓄保險計劃,屬穩陣投資之選。
想繳費/找卡數
目前,ZA Bank及Mox Bank均提供繳費功能。其中ZA Bank是透過轉數快即時找卡數;而Mox Bank則可支付卡數、水電煤及多間商戶的賬單,用途有點像繳費靈。
另外,ZA Bank還新推出「卡數師」信用卡賬單分期計劃,用戶可把不同銀行的信用卡賬單合併,然後一次過分期支付,還款期長達72個月,是手續相對簡單的信用卡分期計劃,兼具備結餘轉戶貸款的整合還款特性。
想買保險
ZA Bank客戶,可經手機App投保ZA Insure的危疾保、癌症保、心中保、退休保等產品,選擇極多元化;livi bank目前只有由人銀人壽推出的短期儲蓄保險計劃。
想開中小企戶口
對新成立的中小企而言,在傳統銀行開公司戶口並非易事。平安壹賬通銀行及是首間提供公司戶口的數字銀行,天星銀行、ZA Bank及livi bank都緊隨其後。數字銀行中小企戶口的優勢在於可讓中小企全網上開戶,流程更加簡易,貸款及存款利率有時比個人銀行戶口稍勝。
虛擬銀行 / 持牌數字銀行 扣賬卡及信用卡消費回贈
目前ZA Bank、MOX Bank、WeLab Bank及livi Bank均有推出扣賬卡,其中livi bank的livi PayLater Mastercard具備「先買後付」功能;MOX Bank用戶可申請將扣賬卡升級為信用卡。
點樣入錢到虛擬銀行 / 數字銀行戶口?
存款到數字銀行戶口的方法非常簡單,有以下3種:
- 轉數快FPS:開立數字銀行並登記轉數快後,可在傳統銀行戶口賬戶內,輸入電郵或電話號碼轉賬到你的數字銀行
- eDDA:eDDA電子直接扣賬授權,連結數字銀行與傳統銀行戶口後,用戶從數字銀行手機App介面內,直接提取傳統銀行戶口內的資金
- 戶口號碼過數:即最傳統的轉賬方式,輸入收款人銀行戶口號碼後轉賬
3種方式中,以eDDA最為簡單易用,只需連結名下的數字銀行與傳統銀行戶口一次,即可一勞永逸地從數字銀行的手機App同一鍵轉賬。但留意數字銀行手機App通常以「綁定賬戶」、「連結銀行戶口」等字眼稱呼eDDA這項功能。
背景:邊8間企業獲發虛擬銀行 / 持牌數字銀行牌照?
獲發牌企業 | 背景 |
---|---|
livi bank | 中銀香港、京東數科、怡和集團 |
Mox Bank | 渣打香港、電訊盈科、香港電訊、攜程金融合資 |
Za Bank 眾安銀行 | 眾安在線、百仕達合資 |
Welab Bank 匯立銀行 | 香港的港獨角獸公司,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長和TOM集團等 |
螞蟻銀行(香港) | 螞蟻金服旗下 |
天星銀行 | 小米、尚乘集團合資的洞見金融科技創辦 |
Fusion Bank 富融銀行 | 騰訊、工銀亞洲、港交所、高瓴資本聯、鄭志剛(透過Perfect Ridge)合資 |
平安壹賬通銀行(香港) | 中國平安旗下 |
虛擬銀行 / 持牌數字銀行與傳統銀行比較,有咩優點及缺點?
銀行業務由實體走向虛擬,不設實體分行,租金、人手成本大降,並提供更切合新世代的銀行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優勢包括:
- 24小時手機銀行:客戶毋須到分行排長龍,全天候透過手機使用銀行服務,甚至透過手機掃瞄身份證或上載自拍照等方式,實現遙距開戶。
- 低收費:數字銀行不設最低存款門檻或徵收低戶口結餘費用,惠及小額存戶。
- 增加市場競爭:傳統及數字銀行為吸引存戶,料推出更多優惠,如取消低結餘收費、調高存款利率、信用卡消費回贈等。
- 促進科技發展:數字銀行料可推進手機銀行、虛擬信用卡、跨境支付、虛擬保險等金融服務的發展。
- 接通傳統銀行:數字銀行可用轉數快接通傳統銀行,跨平台即時過數,使兩者互補。
不過,數字銀行比起傳統銀行亦有不足之處,難以取代後者。其缺點包括:
- 沒有實體分行:儘管網上銀行早已進入主流,但不少客戶仍習慣使用分行的提存或其他服務,數字銀行對不擅使用科技的長者尤其不便。
- 產品種類別較少:目前多數虛擬只提供存款、私人貸款及支付等服務,未如傳統銀行般全面地覆蓋投資、按揭及保險等所有零售銀行服務範疇。
- 服務欠人性化:傳統銀行客戶經理透過直接溝通了解客戶需要,數字銀行大多數服務均由客戶自助透過網上系統完成,欠人性化服務。
理論上,傳統銀行只要積極作數碼化改革,亦能向客戶提供與數字銀行相若的客戶體驗,例如𣾀豐銀行(HSBC)的PayMe、中信銀行(國際) 的inMotion等,都是十分成熟的數碼銀行產品。另邊廂,滙豐、中銀香港、渣打、恒生及大新銀行等傳統銀行為迎戰數字銀行,亦先後宣佈將取消低結餘服務月費等多項服務收費。
投資領域方面,富途牛牛、SoFi HK、𣾀豐FlexInvest等手機股票或基金買賣平台早已百花齊放,遲來的數字銀行即使推出投資服務,料亦未必能對市場造成很大衝擊。
數字銀行在外國有不少成功先例,最著名的要數2015在英國成立的數字銀行Monzo,賣點功能包括自動記賬、全球免手續費提款等,截止2023年用戶人數超過600萬人,大多數客戶年齡不超過40歲,反映這種手機銀行的新模式極受年輕用戶歡迎。
Visa調查:近半港人已開數字銀行戶口
Visa在2021年7月訪問香港、澳門及台灣等地區共2000名消費者,其中香港有近一半受訪者表示已開設虛擬銀行戶口,開戶原因主要包括開戶獎賞(58%)、高存款利率(55%)及開戶更便捷(36%)。
而香港人對虛擬銀行的認知度,亦從2020年的75%上升至 2021年的86%,以ZA Bank、螞蟻銀行及Mox最受歡迎。然而,34%受訪者認為數字銀行賬戶或更大機會遭黑客攻擊,31%人擔心遭欺詐或有未經授權交易,八成受訪者表示仍會以傳統銀行作主要銀行戶口。整體而言,61% 港人在使用流動支付時感安心,比 2020年的28%大增。
香港虛擬銀行 / 持牌數字銀行嘅客戶有咩保障?
與傳統銀行一樣,數字銀行受金管局監管,並參與存款保障計劃,萬一銀行倒閉,客戶最高可獲HK$50萬補償。
雖然主要在網上服務,但數字銀行仍必須設在香港開設實體辦事處,所以客戶遇到無法在網上解決的查詢或投訴時,仍可找到真人客戶服務。
此外,在金管局嚴格監管下,數字銀行的網絡安全基建毫不馬虎,生物認證、加密傳送數據不在話下,Mox Bank及WeLab Bank推出的Debit卡,均沒有在卡上印號碼及CVV安全碼,而ZA Bank及Mox Bank又設有一鍵鎖卡功能,減少Debit Card被盜用風險。
💡一站式理財App 管理儲蓄與投資
Planto是由香港團隊研發的個人理財App,可連結銀行與理財戶口,幫你管理每月收支、訂立儲蓄目標,所有電子錢包、投資戶口、強積金、物業等資產狀況一目了然,仲識自動提你準時找信用卡卡數,避免罰款。
Planto用戶除了可享極簡理財之便利外,更可接收獨家理財產品優惠通知、財教學內容。立即下載Planto,體驗智能理財!
了解Planto的實用功能
計算資產淨值〡追蹤投資表現〡自動記錄收支〡手動記賬〡連結八達通App〡管理多個強積金戶口
香港虛擬銀行 / 持牌數字銀行常見問題
livi bank、ZA Bank、Mox Bank等虛擬銀行都經常推出迎新獎賞,按此了解香港各大虛擬銀行的開戶獎賞。
根據金管局的定義,虛擬銀行/數字銀行是指主要透過互聯網或其他形式的電子傳送渠道而非實體分行提供零售銀行服務的銀行。金管局相信,虛擬銀行可推動香港的金融科技和創新,為銀行客戶提供新體驗。
數字銀行正值創始階段,提供服務比傳統銀行少,主要包括儲蓄戶口、轉賬、私人貸款、扣賬卡、中小企戶口及貸款等。
香港的持牌數字銀行包括眾安銀行(ZA Bank)、天星銀行(Airstar Bank)、MOX Bank、livi bank、匯立銀行(Weab Bank)、螞蟻銀行(Ant Bank)、平安壹賬通銀行(PAO Bank)及富融銀行(Fusion Bank)。
數字銀行以零售客戶為主要服務對象,一般接受任何本地居民開戶;亦有部份數字銀行提供中小企服務。
數字銀行的開戶資格,視乎個別銀行而略有不同,主要要求包括:
– 年滿18歲
– 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
– 擁有香港手機號碼用作接收短訊
– 擁有有效的香港居住地址
存款或轉賬到數字銀行戶口,主要可透過轉數快FPS、eDDA及戶口號碼過數。
部份數字銀行設有ATM卡,存戶可經自動櫃員機提款;其餘銀行客戶則要轉賬到其他銀行戶口,才能提款。
與傳統零售銀行一樣,所有數字銀行都有參加存款保障計劃,存戶享最高HK$50萬存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