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在2025年3月底發生7.7級強烈地震,中國雲南與泰國曼谷亦遭受破壞。雖然香港當日沒有震感,但不少人憂慮如果震央再近一點,我們會否受到波及?日本漫畫家竜樹諒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有關香港的地震「預言」也再次成為港台網絡熱話,根據「預言」,日本南面太平洋在2025年7月5日將發生大地震,並引發大海嘯,甚至使海上隆起新陸地,將台灣、香港及菲律賓連結起來。
竜樹諒曾因「成功預言」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而聲名大噪,雖然迷信式恐慌不值得鼓勵,而漫畫中的地震規模亦頗為誇張,但這類「預言」確實提醒我們要更加關注天災風險。假如類似的強震波及香港,我們應怎樣應對?
本文以個人理財角度,探討香港地震可造成的威脅與風險,並解構火險、家居保險與個人意外保險在地震等天災下,可為物業與個人所提供的保障。

香港有地震風險嗎?
香港位處歐亞板塊內,遠離活躍地震帶,發生強烈地震的機會相對較微。根據香港天文台研究,自1905年有記錄以來,香港雖然曾出現超過200次有感地震,但從未造成任何人命傷亡,只有1918年一次遠在汕頭附近的地震(約300公里外)引發香港輕微破損。該次事件錄得的最高震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6至7度,僅令少數舊式建築牆壁出現輕微裂縫。換言之,歷史經驗顯示香港出現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極低。
不過,「低風險」不等如「零風險」。土力工程處研究指,香港出現烈度5度或以上地震的週期約為30至40年,而較嚴重的7度或以上地震的週期約為500至600年。天文台紀錄亦顯示,自1979年以來本地每年平均有兩次小型地震。此外,學者研究指,香港附近有一稱為「濱海斷裂帶」的活斷層,在最壞情況可為香港帶來7.5級的地震及約1米高的海嘯,某些內灣地區的海嘯高度甚至可高達 2米左右。由此可見,香港並非完全沒有地震風險。

火險:樓宇結構在天災下的保障
「火險」是樓宇結構保險的俗稱。業主在置業時如要申請按揭貸款,銀行都必定要求業主購買火險,以承保樓宇結構因意外受損時的維修及重建費用。火險保障的範圍不止於火災,一般也包括由山火、爆炸、颱風、暴雨、地震等導致的水浸等各類天災及意外引致的樓宇結構損毀。除非保險公司列明地震或特定樓宇損壞原因為「不保事項」,否則地震導致住宅結構受損,在火險保單條款下,通常是可以賠償維修或重建費用的。
不過要注意的是,傳統火險保單通常只保障樓宇結構部分,並不涵蓋室內傢俬及財物(這部分由家居保險保障)。另外,戰爭、核事故等極端情況,通常屬火險保單的不保事項。
部分屋苑有買「統保」火險
火險保險有兩種主要投保方式:屋苑「統保」或個別業主自行投保。所謂「統保」(Master Policy),指由物業管理處或業主立案法團為整棟大廈或屋苑購買的集體火險保單,目的是保障整個屋苑或大廈的結構安全,保費通常按單位面積分攤,並在管理費中收取。
不少樓齡較新的大型屋苑,以及居屋、公屋等,都已經有購買「統保」火險,業主通常無需另外再購買火險。申請按揭時,銀行職員一般能代為查核屋苑是否有「統保」火險,以及保單是否符合銀行的要求,如有需要業主亦可向管理處索取統保保單副本以作證明。
假如業主不借按揭貸款,屋苑又沒有「統保」,又是否需要買火險?如果住宅物業沒有火險保障,一旦樓宇因地震等意外嚴重受損甚至倒塌,業主將要自行負擔巨額重建費。即使大廈有樓宇保養基金,金額亦未必足夠,因此業主須衡量箇中風險和責任。
舊樓火險保費或較貴
為戰前唐樓等樓齡較高的物業投保火險時,業主可能會遇到較多特殊情況。由於建築結構可能不符合現時消防規格,因此市面上常見的火險一般設樓齡上限,通常不超過40年或50年。齡太高的物業,保險公司可能直接拒保;即使肯接受投保,亦可能收取較高保費或設附加條件。少數保險公司如OneDegree會設有不限樓齡的火險計劃。
家居保險:財物與第三者責任的全面保障
火險主要保障建築結構,家居保險則專保障物業單位內的個人財產,以及相關的法律責任風險。市面上家居保險,保障範圍通常涵蓋三大範疇:家居財物保障、第三者法律責任保障,以及個人意外保障:
- 家居財物保障:因火災、爆炸、地震、入屋爆竊、颱風、水管爆裂等意外導致室內裝修、家俬、電器及個人財物的損失,可由保險公司賠償修復或重置費用。
- 第三者責任保障:住戶(可以為業主或租客)因居所相關意外,對他人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物損失時(例如窗戶墜下砸傷路人),可由保險公司承保賠償責任,使業主不致因意外或無心之失而傾家蕩產。
- 個人意外保障:不少家居保險計劃亦設個人意外保障,如住戶在物業內因意外傷亡可獲賠償,但保障金額一般不會很高,也不是主要作用,難以取代專門的個人意外保險。
租客也需要家居保險嗎?
很多人以為只有業主才需要買保險,租客租屋住沒有業權,不必破費投保。但其實無論業主或租客,只要因自身疏忽導致所住房屋發生意外,造成第三者受傷或財物損毀,都可能需要負法律責任。此外,租客的個人財物若遇火災、地震或爆竊等意外而損失,家居保險亦會提供賠償。因此,租客其實和自住業主一樣需要家居保險來保障自己。市面上有保險公司專門為業主及租客設計不同的家居保險計劃,投保人可按需要作選擇。
個人意外保險包唔包地震等天災?
地震等天災除了對財產造成損害,更可能導致人身傷亡。購買個人意外保險,可加強人身風險的保障。你或會疑問:地震受傷或身故屬意外保險的理賠範圍嗎?
市面上多數意外保險,都可保障受保人在遭受外來、突發、非疾病意外傷害。按照這一定義,地震、颱風、火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突發傷害,都屬於意外保險的保障範圍。不過,市面上也有意外保單將地震、墜機、核事故等列作「不保事項」,投保前務必要細閱相關條款。
醫療保險與人壽保險對地震損失的賠償
醫療保險和人壽保險,在地震等災害發生時,也對受保人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
- 醫療保險:如果地震導致你受傷需要入院治療,個人醫療保單(包括住院醫療保險、手術保障等)通常會照常理賠相關的醫療費用。大部分醫療保險並不會將「自然災害」列為「不保事項 」,也就是說,無論受傷原因是地震倒塌、颱風抑或天災,只要符合保單上有關入院治療的條款,醫療保障就會生效。
- 人壽保險:壽險一般不會將天災導致的身故列作「不保事項 」,假如受保人在地震中不幸喪生,保單受益人可獲發保單所訂明的身故賠償金額。壽險可說是在最壞情況發生時,使家人的經濟狀況得到保障。
醫療保險和人壽保險並非專為地震或天災設計,但在任何災害中都可發揮保障作用,並可以與住宅火險、家居保、意外保險相輔相乘,使保障更全面。無論是地震、颱風還是其他意外,都有機會對家庭造成沉重打擊,這些保障有助將天災對人們的經濟風險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