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為我們提供財務防線,讓我們在不幸遇上疾病、意外等突發狀況時,能獲取應急資金渡過難關。保險的保障額越高,保費亦會拾級而上,或對投保人的財務造成負擔。我們應如何在保費預算及保障之間作出平衡與取捨?
保費預算兩大考慮因素:負擔能力 VS 實際需要
每年應用多少錢買保險?保費應佔收入比重多少?答案是因人而異。任何人投保前,都應先問自己兩條問題:
- 我有能力在個人入息中,花多少錢去買保險?
- 我需要哪些類型的保險及保額?
負擔能力先決
關於保費負擔能力問題,坊間有人提倡不同的法則與建議,指保費不應超每月收入10%、20%等。以「負擔能力」作為買保障的先決考慮,有助我們控制支出,在不影響日常生活、投資、儲蓄等規劃的情況下,獲得一定保障。
「負擔能力先決」的保險規劃模式,對收入普遍不高的職場新鮮人而言,尤其符合他們的理財需要。畢竟對月入僅萬餘元的畢業生,如要每月大灑金錢買齊保障充足的人壽、意外、危疾、醫療,甚至儲蓄保險等完整保險套餐,未免強人所難,量入為出是明智之舉。
實際需要先決
買保險是為了應付危機,故必須考慮個人的實際財務需要與責任。專業科目畢業的大學生,部份人甫進社會便月賺$5萬,收入與不少中年管理層並駕齊驅,但畢業生未必需要養家,而中年人上有高堂下有兒女,兩者財務責任不可同日而語。
從開支角度去看,在入息相同的情況下,家庭負擔較重的人,很可能需要買保額更高的保險;而隨年齡增長或健康狀況轉差,中年人的保費比年輕人高,要滿足實際需要,其保費佔收入比重無可避免提升。這是按「實際需要先決」規劃保險所必要面對的問題。
隨年齡調整投保策略
保險買得不夠,在需要時會感悔恨;買得太多,則對日常生活造成不少要的負擔。除了按「負擔能力先決」或「實際需要先決」考慮投保,另一較折中的做法,是按人生階段變化,增加或減少你所購買的保險及保障額。
人壽保險保費預算考慮
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未必是家庭最重要的支柱,對人壽保障未必有很大的迫切性,但隨着你成家立室、父母退休,肩負着養家責任的你,須考慮購買壽險或調高保額。
由成家立室至退休,即約20多歲至60多歲,是大多數人最需要人壽保障的時候,這時候你可考慮購買大額壽險,萬一不幸身故,亦可有資金完成處理喪葬、償還按揭貸款、供書教學等責任。
而隨着年紀增長,子女畢業及財政獨立,按揭貸款亦已還清,長者的身故賠償對家庭經濟的重要性降低,可按需要調低人壽保額,以減輕支出。
醫療、危疾與意外保險保費預算考慮
人生在任何年齡,都可能遇上疾病與意外,因此醫療、危疾與意外保險是不可或缺,我們在有能力情況下亦應買齊這三種保障。倘若年輕人因財務困難而要取捨,可優先考慮購買醫療保障,無論因患病或意外而住院都能用得上。
結婚或步入中年後,患病機率增加,家庭負擔亦較重,如不幸患上嚴重疾病,醫療費動輒可達數十萬元。畢業時沒有買危疾保險的年輕人,宜在建立一定經濟基礎後投保,未雨綢繆。而意外保險在任何年齡、人生階段都有機會用得着,而且保費一較不高,如無特別經濟困難,亦應連同其他保險一併購買。
但須注意的是,儘管醫療保險可在投保人因意外或患危疾入院時提供賠償,但醫保只能實報實銷,而危疾和意外則設不限用途的一筆過賠償,因此醫保並不能完全取代危疾和意外保險。
儲蓄保險產品保費預算考慮
另外,市面上有不少具投資作用的終身人壽及終身危疾保險,在保額相同的情況下、儲蓄型終身保險的保費,可比定期保險高約 10倍,但勝在可提供穩定回報,對不熟悉投資的人,回報始終勝過把錢放在銀行。
此外,購買儲蓄終身人壽或危疾保險,另一明顯優勢是供滿後可終身受保,有助投保人減輕晚年保費支出。
不過,買保險的最終目的是為獲得保障,對收入不高的年輕人而言,購買儲蓄保險無可使保費佔收入比重過高,而且資金亦被鎖死多年,既影響現金流,亦不利你靈活調動資金實現資產增值。而事實上,相比起股票或進取的基金產品,儲蓄保險的回報只能算是平平無奇,實在不值得被儲蓄保保費鎖住過多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