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o logo
  • 手機App與理財資訊
    Nav item
      手機App與理財資訊
      商業解決方案
      企業服務
  • Planto logo
    EN
     | 
    Sidebar hamburger menu
    Image

    長者保險|退休後買保險?醫療理財多角度分析

    最後更新: 2021年 8月 12日•  閱讀時間:5分鐘
    文章目錄文章目錄
    • 建立與時並進的保險與理財觀念

    • 準確計算現有保障及資產狀況

    • 認清公營醫療服務的限制

    • 注意附帶投資成份保險產品的風險

    • 越早投保越有利

    • 定期檢閱保險條款

    • 2025年銀行私人貸款/稅貸年利率及優惠比較

    保險是一道理財保護傘,讓我們在面對疾病、意外時,獲得額外應急資金。從來沒有人嫌保障多,只會嫌保費貴,尤其是當步入退休年齡時,長者投保的保費必然昂貴,保單上會有更多不保事項,使不少沒有工作收入長者對買保險卻步。

    決定買或不買險時,長者應考慮哪些因素?香港男女性平均壽命達82.71歲及88.14歲,退休後的歲月仍多的是,須慎選保險計劃,確保長遠有利醫療安排以至家庭財務。

    建立與時並進的保險與理財觀念

    老一輩人或自忖從來不買保險,一直活得好端端,何必臨老才多此一舉?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30年前的保險產品及市場並不成熟,社會經濟狀況與今日的差異如滄海桑田,當日不買保險的決定看似做對了,但以現今的時空來衡量,卻未必正確。

    過去市場上為長者而設的保險產品不多,退休人士的選擇寥寥可數,予人長者無法投保的觀感,但近年不少醫療、意外等保險受保年齡延至100歲,投保年齡限制亦逐漸放寬,想買保障的長者絕非冇得揀。

    🎁OneDegree危疾保險:網上投保享首年保費5折優惠
    由即日起至 2025年3月31日期間,經Planto投保OneDegree危疾保險,於結賬前輸入優惠碼「PLANTO50」,可獲首年保費5折優惠。

    此外,戰後嬰兒潮出生的50、60後見證香港經濟飛黃騰達,致富機會處處,或使你忽略未雨綢繆的重要性。須知道,退休人士未來可能要在沒有工作收入下活20甚至30年,這是你首次面對的長遠理財挑戰。所以,切忌對舊日的成功理財方程式過份自信,應重新學習及認識保險及理財概念。

    準確計算現有保障及資產狀況

    儘管保障未必足夠,但長者退休時手上可能持有一、兩份保單,但受通脹影響,當日看似可觀的賠償金額,今日或已不敷應用,還未計算日後通脹及醫療支出仍會連年增長。

    又或者,一些舊式醫療保險只保障至65歲,晚年想有保障只能重新再買;即使仍然生效,部份舊保單對每次理賠的次數、每次入院的賠償額、支援的藥物及治療方法,可能設有較嚴謹的限額及限制。退休時,你要將手頭上的保單好好慎視一番,清楚自己有甚麼保障。

    此外,退休人士可能已累積了豐厚的物業、收息股、債券等資產,這可為你帶來被動收入;子女亦可能為每月向你支付家用。支出方面,則因應對生活質素、居屋環境、興趣等因素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但要仔細計清。

    了解個人財務後,你可選擇以下部署:

    1. 不買保險,用被動及資產收入應付支出,必要時變賣資產
    2. 不買保險,但收入及財務狀況不足以應付晚年醫療使費,須依賴公營醫療服務
    3. 買保險,用儲蓄、被動收入、家用等支付保費
    4. 買保障,但因收入有限,要在生活質素與保障範圍之間作取捨

    緊記保險是非常個人化的產品,你須按個人健康、財務、生活習慣等因素,作出最適合自己的安排。

    認清公營醫療服務的限制

    香港公營醫療服務長期供不應求,專科接收新症的輪候時間往往以年計,病人如不求諸私家醫療服務,有機會錯失最佳診治時機。

    另外,治療癌症用的標靶藥及免疫治療藥物,大都需要自費,藥費每月可達數萬至數十萬元,病人僅在符合少數特定情況下才可獲資助。換句話說,癌症等嚴重疾病患者,單靠公營醫療體系很難獲得優質治療

    市場上一些專門針對癌症的保險計劃,可資助患者在私家醫院進行化療、標靶治療及手術等費用,更可定期重新計算賠償上限,讓患者多次理賠,並保障至終生。

    注意附帶投資成份保險產品的風險

    市場上不少保險產品具有投資成份,如長者期望在投保的同時獲取回報,必定細閱條款了解箇中風險。相比起「純醫療」、「純危疾」、「純人壽」等產品,具備投資成份保單保費昂貴得多。

    保險經紀製作計劃書上,通常會列出保單的累算投資回報及價值,但回報有保證及非保證部份,不宜期望過高;但投保人一般須於指定年期後才能提取現金價值,提前領款會虧本。長者不宜被鎖住資金過久,故要注意保單的提款年期限制。

    在眾多具投資功能保險產品中,年金保單近年較受長者歡迎。投保人完成供款後,即可在指定歲數後(如60歲起)每月領取年金入息,讓長者退休後有穩定收入,同時享有人壽保障。

    部份合資格廷期年金(QDAP)還兼具扣稅功能,連同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每人每年可享HK$60,000稅務扣除額。以最高17%薪俸稅稅率計算,每年可慳稅HK$10,200。

    越早投保越有利

    近年,市場上越多越多接受長者投保的醫療產品,以 自願醫保(VHIS) 為例,投保年齡上限高達80歲。然而,在年輕時趁早投保,仍比年老才買保險着數。

    保險公司收到投保申請後,會按投保人健康狀況、病史等核保,年紀大的退休人士,自然有較多身體毛病及病歷可追溯,保險公司或因此拒保、調整保費,或在保單上加入不保事項,以平衡風險。

    另外,不少保險計劃雖然「保證續保至100歲」,但仍會按年齡增長加收保費,假設年輕人與長者購買相同保額的保障,長者保費必然更貴。

    定期檢閱保險條款

    保險產品日新月異,你的財務狀況亦隨人生階段變化,因此記得不時檢閱保險條款,有需要時可按個人供款能力及需要,調整保障範圍。

    不過,長者亦要避免輕信經紀游說而隨意轉保,畢竟保險業界良莠不齊,難保有經紀為了賺佣,而游說長者轉保及加購未必需要的保險產品。步入晚年,長者或精力不足,難以理解複雜條款及妥善部署理財,你須確保身邊有可靠的伴侶、子女或親友能助力一臂之力,作出正確的抉擇。


    2025年銀行私人貸款/稅貸年利率及優惠比較

    Loading...
    #長者保險
    Share:
    Share via FacebookShare via TwitterShare via WhatsAppShare via LinkedInShare via URL
    Share via FacebookShare via TwitterShare via WhatsAppShare via LinkedInShare via URL
    Planto half screen app
    追蹤開支、計劃目標,一切簡單無比簡簡單單地理財
    App Store BadgePlay Store Badge
    追蹤我們,接收更多實用資訊!
    文章目錄文章目錄
    • 建立與時並進的保險與理財觀念

    • 準確計算現有保障及資產狀況

    • 認清公營醫療服務的限制

    • 注意附帶投資成份保險產品的風險

    • 越早投保越有利

    • 定期檢閱保險條款

    • 2025年銀行私人貸款/稅貸年利率及優惠比較
    Close

    免費訂閱Planto電子報

    緊貼理財知識+最新優惠

    Planto理財App免費試用

    全港下載量超過200,000

    Apple StoreGoogle Play
    MobileMobile
    Planto white logo
    香港灣仔駱克道3號22樓
    Planto Limited ©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