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恒大於2021年爆發了債務危機,內地房企的經營及債務狀況一直備受關注,近日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2007.HK),因預告業績出現大額虧損,加上公司債券瀕臨違約,股價大跌,更傳出爆煲疑雲。大家都關心碧桂園會否步上恒大的後塵?對港股的影響有多大?
碧桂園財務危機始末
碧桂園自2017年起連續6年均是大陸房地產銷售金額冠軍,有「宇宙第一房企」的外號,同年年底碧桂園納入恒生指數,於2018年碧桂園(2007.HK)升至HK$14,市值3500多億,可說是風光無限。
近年整個房地產市場大幅下滑,而不少房地產企業都是採用預售制模式,即向銀行借貸投地,之後賣「樓花」收回數倍資金,再把這筆錢投入房地產市場,投更多的地,借更多的債,賣更多的「樓花」,但是當銷售不佳,買賣房屋重歸理性時,這種高周轉、高負債的模式就難以運轉下去,不少房企的流動資金也開始出現緊張。
在2023年7月31日碧桂園披露上半年業績將會出現虧損,向市場敲響了第一下警號。
2021 – 2023年度1月至6月碧桂園中期業績
營業額(人民幣) | 利潤/虧損(人民幣) | |
2021 | 2,349.3億 | 224.2億 |
2022 | 1,623.63億 | 19.1億 |
2023 | 尚未公布 | -450億至550億 |
其後在8月8日爆出碧桂園2隻應在8月6日支付的美債瀕臨違約,其後在12日公告,宣布旗下一批境內公司債券停牌。多個消息令投資者對公司碧桂園的經營狀況產生憂慮,恐其儲備已接近見底。在8月恒生指數公司公進行恒生指數季度檢討,碧桂園亦被剔除出恒生指數,失去藍籌股身份。碧桂園(2007.HK)由7月31日開市價HK$1.74到8月18日收市價為HK$0.76,下跌了56%。
碧桂園可能面臨的後果
股價大跌,碧桂園被剔出恒指已是既定事實,面對債券到期,碧桂園提出境內債展期方案自救,但還需與債權人協商等待結果。而一些債權人亦開始採取措施來保障自己的權益,據天眼查App顯示,河南碧桂園置業近日新增2則股權凍結信息,股權被執行企業向法院申請凍結。
目前市場估計應碧桂園不致變成「恒大2.0」,畢竟槓桿程度有別,惟怎樣擺脫目前困境,還是要看「國家隊」會否伸出援手,現時碧桂園的資金首要目標是「保交樓」,債務償還的問題怎樣解決,還是看碧桂園想解決問題的誠意。
而就算度過這一難關,面對內地出生率下降,人口減少,對房屋需求減弱,加上市民對樓價前景信心較弱,碧桂園也難以重回風光時刻。
剔出恒指後 對港股的影響已經完結?
碧桂園作為曾經的內房龍頭,但最終也因受債務所困弄至只能「保交樓」的境地,市場憂慮整個內房行業的後續發展,亦擔心將拖累地產中介、銀行、物業管理、建築材料等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投資者在投資股票前,應先做好資料搜集,審視該公司的業務範圍及債務狀況,如與內房業務有所關連,應三思而後行。
熱門投資戶口收費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