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比特幣、以太幣、區塊鏈等詞彙漸漸成為市民口中時常談論的話題,投資加密貨幣除了在貨幣平台買賣外,網上有不少例子說投資首次代幣發行令身家暴增數十倍,甚麼是首次代幣發行?是否一個被人忽視的賺錢工具?當中又涉及甚麼風險?
甚麼是ICO?
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簡稱ICO,源自於股票的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簡稱IPO),ICO是一種籌集資金的方式,發起人希望研發一種新的加密貨幣或服務,想獲得營運資金,於是就草擬一份白皮書(white paper),內裡會列明其業務模式、集資目的及用途、和投資人可能獲得的回報。
有興趣的投資人者可以透過現時已具價值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或者現金投資這ICO,換取這ICO新發行的數碼代幣,而這代幣並不等於公司股權,當中紀錄了投資人名單,持有這代幣可以獲得的一些權益,如投資人可以獲得項目開發成功後的一些使用權、折扣優惠、或其他人使用該服務的費用分成。
有些代幣在首次發行完成後,會被安排在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進行交易,以便投資者進行買賣,這時這代幣就變為一種新的加密貨幣,如貨幣未來增值,投資人亦可透過出售手持的代幣以換取利益。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例子,是以太坊(Ethereum)在2014年進行ICO,以打造一個可擴展、易開發、新一代的智能合約及去中心化應用平台作為白皮書主旨,吸引了大量投資者,最終募集了31,591個比特幣,(當時市值約1,840萬美元)。截止2021年7月2日,以太幣市值約2,373億美元,成為了全球第2大市值的加密貨幣。
投資ICO的風險
白皮書真實成疑
過往有些ICO的成功讓人一夜暴富,巨大利潤的情況下,同時潛藏着巨大的風險,有些ICO為了短時間籌集大量資金,可能過度嘩眾取寵,從而獲得很多媒體關注及報道。發起人在白皮書只列出一個新概念,目前白皮書沒有明確準則及監管,所披露的資料不夠全面,投資者亦難以去核實。投資者所買的可能是一個項目願景,最終能否實現視乎之後的發展。
價值變現困難
眾籌成功,獲得發行的代幣後,也不是一本萬利,要明白加密貨幣是高風險的投資產品,在二手市場上交易流動性較股票市場細,波動性大,市場不一定有足夠的活躍買家及賣家,代幣持有者可能難以出售、變現或使用其代幣。代幣的估值通常不透明,可以相差甚遠,投資者持有的代幣隨時變得毫無價值。
缺乏保障
投資ICO獲得的是其發行的代幣,並不是公司的所有權,而代幣有甚麼用途及價值,是根據各自ICO的項目細節而定。透過IPO上市的公司是受到嚴格監管,而ICO是不受監管,所有損失都是投資者自己承擔,風險巨大。
較易被騙徒利用
ICO的匿名及保密度高,而且往往是跨境進行交易,如遇上欺詐、違約及倒閉時,投資者難以行使權利,保障自己的利益,同時匿名度高,相對容易成為違法組織用來洗黑錢的手段,若有關活動涉及犯罪活動,執法機構可能會採取法律行動關閉有關活動,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已投入的資金。
如何避免誤中ICO詐騙陷阱
看黑名單
雖然ICO沒有明確的監管,但是人民的力量是強大的,網路上就有人整理了已確認詐騙或是疑似詐騙的ICO,將這些ICO列成表,例如deadcoins.com、coinopsy.com等網站,投資前可以查看黑名單,以免踩中這明顯的騙局,減低被騙機率。
看團隊組成
在察看白皮書時可留意發起者是一個怎樣的團隊,團隊的成員是否都可以查明身份,名字與頭像是否相符,或只是利用名人去詐騙,亦要看清有沒有明確的負責人,以免追究無門。確認過成員的真假後,可以就這團隊過往的經驗,及擅長領域,評估白皮書提出的構想是否能夠達成。
留心白皮書內容
可以嘗試選取白皮書的不同段落的文字,運用Google查看網上是否有一模一樣的字句,如白皮書是抄襲而來,可信度已經大大減低。另外留意白皮書給出的預期收益及願景,是否太過美好,如果寫有保證收益或過份美好的回報,那就要謹重考慮是否是一個騙局。
比較美股投資戶口收費及迎新優惠
比較美股投資戶口收費及迎新優惠
投資涉及風險,本網的資訊僅作教學用途,並不構成投資意見或建議,故不應被視為作任何投資決定或行動的基礎。我們可能因用戶申請金融產品而從合作夥伴獲得少量佣金,但我們提供的內容時刻秉持獨立及客觀。產品資訊及條款,以相關機構向客戶提供的資料為準。